热门搜索:
上海中心供氧设备带的安装设计需兼顾功能性与安全性,需严格遵循医疗气体工程规范。
以下是关键要点:
**一、前期规划**
1. **需求分析**
明确用氧终端数量、流量及压力要求,结合建筑平面图划分供氧区域。
重症监护室、手术室等需独立回路,普通病房可按楼层分区。
2. **管路设计**
主管道采用脱脂铜管或不锈钢管,直径根据峰值流量计算(通常主管φ22-28mm,支管φ10-15mm)。
管道需避开强电、热源,保持0.5米以上间距,并预留0.3%-0.5%坡度便于排水。
**二、安装要点**
1. **设备带定位**
墙面安装高度距地面1.3-1.5米,与病床床头间距不**过1米。
设备带长度需覆盖所有床位,铝合金外壳厚度≥1.2mm,内部预留检修空间。
2. **管道施工**
采用氩弧焊或卡压连接,焊接后需进行吹扫和压力测试(0.4MPa保压24小时无泄漏)。
管道穿墙处需加装套管,并用防火泥密封。
3. **终端配置**
每个床位配置快速插拔式氧气终端、负压吸引接口及呼叫按钮。
终端颜色区分功能(氧气蓝色、负压黄色),插拔寿命≥1万次。
**三、安全措施**
1. **防静电处理**
管道每30米设置接地装置,电阻值<10Ω。
设备带内强电弱电分槽布线,间距≥50mm。
2. **报警系统**
主管道安装压力传感器,当压力低于0.2MPa或**0.55MPa时触发声光报警。
病区护士站需集中显示供氧状态。
**四、验收标准**
系统需通过气密性、流量、纯度(氧浓度≥99.5%)测试,并取得第三方检测报告。
日常维护需定期检查管道密封性、终端气密性及报警功能灵敏度。
注:具体参数需根据《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》GB50751及建筑实际情况调整,建议由具备医疗气体工程资质的单位实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