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门搜索:
泰州中心供氧设备带的安装设计需严格遵循医疗气体工程规范,确保系统安全、高效运行。
以下是关键要点:
**一、前期规划**
1. 结构布局
根据医疗区域功能划分确定终端数量与位置,病房按床头间距1-1.5米设置,手术室需增加备用端口。
主管道应避开强电线路,保持30cm以上距离,走廊吊顶内安装时需预留检修口。
2. 材料选择
采用脱脂紫铜管或不锈钢管,主管道直径通常为Φ15-22mm,分支管Φ8-10mm。
压力表、阀门等配件需符合YY/T0186标准,密封材料必须耐氧腐蚀。
**二、安装流程**
1. 管道处理
所有管材安装前需进行脱脂清洗,采用氩弧焊工艺连接。
水平管道保持0.3%-0.5%坡度,较低处设排水装置。
穿越墙体时加装套管,管道与支架间用绝缘垫隔离。
2. 终端安装
设备带距地面1.3-1.5米,采用暗装预埋盒或明装式。
氧气终端选用快速插拔式接口,颜色标识为蓝色,相邻气源接口间距不小于15cm。
压力报警装置需独立布线。
**三、系统测试**
完成安装后需进行三级检测:
- 强度试验:1.5倍工作压力保压30分钟
- 气密性试验:1.15倍压力维持24小时
- 终端流量测试:同时开启所有端口时压降不**过10%
**四、注意事项**
1. 所有金属部件需可靠接地,电阻值小于4Ω
2. 管道标识需标明气体类型、流向及压力等级
3. 设备带应避免与病床输液架位置冲突
4. 定期维护需检查密封性、过滤器及报警功能
该系统的设计核心在于模块化布局与冗余配置,既要满足当前使用需求,也要为后期扩容预留空间。
施工中特别要注意防止油脂污染和静电积累,确保医疗用氧的纯度和供气连续性。
验收时应重点核查管道洁净度报告与压力曲线记录,这些数据直接影响系统使用寿命。
日常管理中建议建立电子化巡检档案,实时监控各节点参数变化。